不動產繼承關鍵解析:特留分該用市價還是公告現值?
近來,我們接獲不少諮詢,詢問「繼承遺產時,計算特留分應以市價還是公告現值為準?」尤其牽涉到不動產時,這個問題格外重要,因為處理不當,極可能導致繼承人權益受損。
🔍 什麼是特留分?
《民法》為保障特定繼承人的基本權益,即使被繼承人生前立有遺囑,也不能完全排除這些人的繼承份額。這個最低保障比例如同一道防線,稱為「特留分」。
舉例來說,若遺囑未提及其中一位子女,該子女仍可依法主張其「特留分」,要求返還其應得部分,避免因分配不均導致爭產或訴訟。
🏠 不動產計價的核心爭點:市價 vs 公告現值
計算特留分時,該用哪一個金額衡量不動產價值?
答案很明確:應採用市價,而非公告現值。
為什麼市價才合理?
- 市價更貼近實際交易行情,公告現值往往低於市價。
- 保障繼承人利益,若以公告現值計算,繼承人分得的財產將明顯縮水。
- 法院實務通例:在繼承訴訟中,絕大多數以不動產市價作為特留分計算基礎。
⚠️ 市價證明怎麼準備?
若未來可能涉及繼承訴訟或協議,建議從以下兩方式取得市價依據:
- 實價登錄資料:查詢鄰近地區近期交易紀錄,是最基本的市價佐證方式。
- 專業估價報告:委託不動產估價師鑑價,特別適用於透天厝、工業地等非標準建物。
透過以上方式出具證明,可在特留分協議或訴訟中提供法律效力極高的依據。
📘 特留分比例怎麼算?
根據《民法》第 1223 條規定,特留分比例如下:
- 直系血親卑親屬(如子女):應繼分的 1/2
- 父母、配偶:應繼分的 1/2
- 兄弟姊妹、祖父母:應繼分的 1/3
範例說明:
遺產總額 1200 萬元,繼承人包括配偶與兩位子女,各應繼分為 400 萬元。若某位子女未獲遺產,即可主張其特留分為 400 萬 × 1/2 = 200 萬元,依法請求補足差額。
🛡️ 專業地政士的建議:提早規劃、避免風險
遺產繼承並非單一動作,除了特留分,還牽涉到:
- 遺產稅計算與申報
- 是否採限定繼承或拋棄繼承
- 遺產清冊整理
- 遺產分割協議簽訂
- 產權登記與過戶作業
這些環節彼此影響,一旦初期資訊錯誤或文件不完整,就可能造成高額稅負或財產糾紛。
因此,我們強烈建議您:
- 盡早諮詢專業地政士,釐清自身權益與稅務責任
- 規劃立遺囑或生前贈與,避免爭產風險
- 配合實務經驗與法律條文,量身訂做最適合的繼承策略
📞 尋求協助:讓我們為您的家族資產守門
每個家庭的狀況不同,不論您正面臨遺產繼承、資產分配,或預立遺囑與節稅規劃,我們都能提供一站式服務。
信銓地政士事務所
📍 地址:新北市永和區永和路二段32號7樓
📞 電話:02-29233662 / 0930-986452
📱 Line ID:@sinchuan
📧 Email:purple.arthur@gmail.com
📌 本文由【信銓地政士事務所】提供,內容僅供參考,如有法律爭議或繼承需求,建議尋求專業諮詢。
立遺囑時,以當時的不動產公告現值+標準評定房屋價值計算不動產遺產,遺囑同時也註明會依民法特留分給順位繼承人。一旦開始執行遺囑分配時,特留分要由市價計算嗎?(主動分配而非訴訟後分配),若這樣,那立遺囑人如何預留現金ㄋ?他哪知道未來房子市價多少ㄌㄟ?法院公證處公證的,也是以當時的公告現值來公證的阿,次上請解惑,謝謝
回覆刪除土地公告現值、房屋評定現值為遺產稅「課稅」的認定標準,並不等同市價,倘繼承人間對於遺產分配有爭議,尚須參考實價登錄或委請估價師提出鑑價報告,是較為公平的角度。
回覆刪除